始终恪守“诚信为本,客户至上”的经营理念。愿以客户的要求为我们的工作起点,与时俱进,锐意进取。用人性化的设计和优良的 软化水装置产品质量回报广大客户的选择和信任。 水智慧流体设备有限公司(抚顺分公司)是一支有着凝聚力,工作配合默契的团队,凭借雄厚的技术力量,先进的工艺装备和可靠的 软化水装置产品质量,优良的企业文化,不断的拓展市场,引进国际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,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,使 软化水装置产品走出亚洲,力求打造世界知名品牌!
水智慧流体设备有限公司(抚顺分公司)坚持“低成本、高质量,一切为用户”的经营理念,秉承“为用户服务无止境”的服务信念,充分顾及 软化水装置用户的利益和需要,想用户所想、急用户所急,为用户的 软化水装置正常使用做好我们的服务工作,赢得了广大用户的信任和支持。
污泥处置面临成本难题
近年来,固废污泥已经从过去单一的填埋处置转变为填埋与农艺运用、焚烧消化等兼而用之的多种处置方式。但是,填埋要占用大量土地且易饱和;焚烧投资大、易造成大气污染;农业堆肥利用,公众担心有毒有害物质;园林绿化也无法消纳过多污泥……处理方法杂乱,且未能真正达到资源化利用。
针对污泥处置中面临的问题,一些地方积极探索将污泥回用加工成有机肥料,用于土壤改良和园林绿化。在重庆市万州区德利源环保公司,当地污水处理厂、自来水厂的污泥被运到这里加工成有机肥。该公司负责人金健介绍,通过去水、加木屑等辅料、发酵等工序可将污泥变废为宝成有机肥,每月处理污泥约3000吨,制成有机肥约300吨,很受用户欢迎。
资源化利用成本较高,企业难以承受。金健给记者算了一笔账,处理一吨污泥成本320元,政府补贴污泥处置费218元一吨,10吨污泥产生一吨肥料,一吨有机肥可卖220元,处理一吨污泥企业亏100多元,“当地污泥处置压力大,每天都运来污泥,可是企业又亏损。目前企业正在与政府协调。”万州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刘国庆无奈地说:“资源化利用固然好,但成本分摊是难题。万州区位于三峡库区,污泥处置费全部由地方财政兜底,负担较大。”
辽宁省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》(以下简称《标准》)将于明年3月30日正式实施,全省处理规模小于每天500吨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都要按此标准执行排放。
据了解,由于以前没有专门的排放标准,农村生活污水排放一直参照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执行,在适用性上存在诸多问题。《标准》的制定,填补了此项空白。
“排放标准直接关系到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和后期运行成本。”省生态环境厅有关工作人员介绍,如排放标准要求过高,不但工艺建设成本增加,而且难以实现达标排放;如排放标准过低,处理设施就不能充分发挥作用。《标准》根据受纳水体的环境功能、处理设施规模及保护目标,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分为三级。控制指标主要考虑了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的主要因子,如化学需氧量、氨氮、氮、磷。各项指标按照农村地区的自然条件、经济发展水平、污水排放去向、设施规模等分类执行,更加切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理的实际。
《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理条例》
2019年9月27日,浙江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《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理条例》。这是全国首部专门针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理的立法,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改造、运行维护及其监督管理作出了的规定,填补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理没有直接法律依据的空白,对于保障和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,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,建设美丽乡村,助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。